顺丰嘿客店还在运行吗(顺丰嘿客最新消息)
顺丰嘿客店还在运行吗(顺丰嘿客最新消息)
1.2014年5月19日,9家顺丰“嘿店”在郑州开业;
2.2015年,顺丰“嘿客”在郑州出现批量闭店,并有部分门店更名为“顺丰家”;
3.2016年9月22日,顺丰优选所有线下店统一更名为“顺丰优选“。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5月31日,顺丰优选(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被业内视为国内物流公司向电商“逆袭”的标杆,但接下来的剧情并不如预想中顺利。中国电商领域在被阿里和京东等头部玩家深耕多年之后,留给顺丰优选的空间并不乐观。仅靠物流领域的优势,能为顺丰优选争取的份额并不多。于是,顺丰又开始做起了实体店的生意。
2016年9月,顺丰优选实体店上线,并在当时创造了3个月开店数百家的成绩。顺丰优选店系之前顺丰“嘿客”便利店和“顺丰家”门店整合而来。线下店定位于社区,满足居民消费的一日三餐,涵盖酒水饮料、休闲零售、冷冻冷藏等。
2017年,顺丰优选提出,计划未来一年要达到4500家线下店,2~3年内建立上万家线下店,而当时全国共有1600多个顺丰优选社区店,遍布21个省,重点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光是北京就有60家店。但据记者了解,最近,除了郑州以外,上海、青岛、成都等多地的门店也在清仓甩货,甚至暂停营业。目前国内多地门店面临撤店调整,难道是顺丰优选原来的扩张计划有变?
顺丰优选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顺丰优选对部分线下门店的经营区域进行了调整,调整的目的在于集中资源提升门店服务能力,今后将加大对华南及北京地区的投入,预计今年六月前完成。据顺丰相关负责人介绍,顺丰优选2018年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以上,整体经营利润率提升超过40%,单店日均订单增长50%以上,其中华南已有较大比例门店实现盈利。
然而,关于郑州市场的批量关店,以及所谓新计划加大投入是否包括郑州市场,顺丰方面并未给出正面解释。
| 各大电商加持生鲜超市,顺丰优选优势难再
用消费者的话说,顺丰优选的门店更像一个高端进口商品店,其中进口商品占70%以上,以生鲜为主。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消费群体就注定偏向高消费群体。
从2018年以来,随着各大电商加持生鲜超市品牌,如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马化腾砸50亿拿下的超级物种,刘强东独立创办的7Fresh,三个线上大佬开始通过线下来圈划自己的领地。由此,顺丰优选定位高端优质产品的优势难以再续。仅靠物流优势,不足以在生鲜新零售界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纵观整个快递行业,近几年跨界新零售的鱼跃者并不少。韵达开业跨境电商“优递爱”、圆通开业妈妈菁选、百世开业百世邻里、申通开业攀果鲜、中国邮政开通农村电商“邮乐购。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没有零售经验,随着京东到家、美团跑腿等在新零售领域的深耕,同城速递已经不再是传统快递公司的明显优势,众多特色商家通过链接电商平台,把附近的用户资源紧紧握在手中,也是顺丰优选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门店经营方面,记者通过询问店员获悉,每一家顺丰优选门店都有维护用户的微信群,且30%左右的销售额均来自社群,社群运营的关键在于运营者的水平,而这也可能会成为顺丰优选社区店的瓶颈之一。
而在收益方面,顺丰优选采用分成的模式,实体店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商品销售分成收入;二是来自快递自寄自取收入。此外,实体店同样保留了向线上引流的功能。据悉,通过线上顺丰优选电商平台交易产生的业绩会跟线下分成,分成比例在15%~25%。
密集袭来的压力,让顺丰优选不得不做出调整。据悉,下一步,顺丰优选会还会对门店模式进行升级,新开门店营业范围包括蔬菜、水果、生鲜肉类,此外,还将增加最快30分钟送达等服务。
顺丰否认“嘿客”关店传闻 厦门29家店正常运营
去年5月高调推出的顺丰“嘿客”,今年却被传出低调关门的传闻。对外,顺丰方面否认了关店传闻,称这是“门店升级”,顺丰“嘿客”正式更名为顺丰家。而记者从厦门顺丰了解到,目前厦门29家顺丰“嘿客”仍在正常运营,未在首批升级名单。 记者 王晨程
“嘿客”采取“快递收发站+社区便利店+线下体验店”三位一体的模式,在业内人士看来,顺丰“嘿客”是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而出现的,此前它还被认为是社区O2O店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而社区O2O被看作是有望成为下一个过万亿级的线上市场,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各大巨头纷纷试水,阿里也设立了天猫服务站。
在顺丰“嘿客”店里并没有商品陈列,其主要通过海报、Pad等方式展示商品,客户通过二维码扫描、门店Pad等多种形式下单,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对用户的感受欠考虑,并没有实现良好的互动,店里没有实物商品,只提供图片,用户下单还是只能回家等候。“这样一来,直接在网上买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去店里下单,不是多此一举吗?”
业内人士还测算,按照顺丰官方给出的近3000家门店的数量,假如按30万元的投入,顺丰“嘿客”此举就耗资近10亿元。
虽然顺丰方面称,“嘿客”已转型升级,现在叫“顺丰家”,但在业内看来,这只是虚晃一枪,并未掩盖“嘿客”失败的结局。
记者从厦门顺丰方面了解到,目前,厦门“嘿客”店数量与去年保持一致,还是29家且运营正常。
昨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湖滨北路的一家顺丰“嘿客”。此时,一名女士正在店内取快件。记者在店内待了大约20分钟,在此期间共有七八位市民出入,大部分是来取件的,购物者仅2人,还有一人是来为e通卡充值。
店员告诉记者,店内生鲜食品、进口海鲜卖得比较好,这些都是本地少有的。而服装鞋帽则卖得比较差,“毕竟现在网上可选择的那么多,而我们的商品也比较有限”。
记者询问店员,是否知道“嘿客”要改成“顺丰家”。她表示有听到传闻,但尚未接到通知。“只是改个名字,进行升级吧。据说以后店里可能还会增加一些生鲜果蔬,让顾客现场选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panmou.com/web3/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