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谈及元宇宙,我们要谈及MEMO和MEFS?(me 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词源于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Metaverse,所有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有一个网络分身Avatar。维基百科对元宇宙的描述是:通过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呈现收敛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基于未来互联网,具有链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3D虚拟空间。
正如电影《头号玩家》的场景,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身份,自由穿梭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虚拟空间和时间节点所构成的「元宇宙」中学习、工作、交友、购物、旅游等。元宇宙,这个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的虚拟世界,去中心化平台让玩家享有所有权和自治权。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虚拟进一步接近现实。
元宇宙Metaverse,由“meta(超越)”和“universe(宇宙)”两部分组成,因此,不难理解,Metaverse其实可以看做是我们当前存在的延伸,通常用于描述互联网未来迭代的概念。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并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基于“元宇宙”巨大的发展潜力,众多大厂已开始布局。元宇宙是各种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质变的产物,伴随VR、AR、3D和脑机接口技术不断进步,元宇宙的市场空间广阔。沙盒游戏可能是目前最接近元宇宙的形态,这也成为元宇宙的第一战场。2020年沙盒游戏在全球游戏市场占据最多的市场份额,在112个不同的子类别中,市场份额接近7%,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总得来说,元宇宙是一个跨越许多公司、涵盖整个行业的愿景,是一个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是一个集聚了诸多顶尖技术成果的虚拟世界。从目前来看,元宇宙已经引发了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互动;囊括了所有的数字技术,包括区块链技术成就,丰富了数字经济转型模式。
当业界谈论元宇宙时,难免会提及《头号玩家》所创建的虚拟世界,电影中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身份,自由穿梭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虚拟空间和时间节点所构成的世界中学习、工作、交友、购物、旅游等。
可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看过《头号玩家》因此以头号玩家作为举例可能让许多人无法感同身受,但不约而同地是,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几乎人人都在憧憬“元宇宙”世界。
疫情让全球许多公司陷入了分布式办公,电话或者视频沟通中的简单汇报总是略显单薄,甚至是当我们思念亲人和朋友时,不得不因为隔离而在家禁足。
当元宇宙真正来到我们身边,我们不必通过电话和视频开会,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身临其境般进入一个会议室,如果有人坐在右边,那我就坐在他们左边,我们围成一圈共同探讨,正如我们完全在一起一样,领导可以拿出一个白板,让同事在上面涂画,同事可以走到大屏幕前打开自己的PPT汇报工作。
不管是否受疫情的影响,如果你思念两地隔离的亲人和朋友,却因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无法立即见面,那你可以变成全息影像出现在你朋友的客厅里,或者你的朋友变成全息影像敲响你的门铃,为你献上一束玫瑰花,你们会感觉像身临其境般真实,会有更多的沟通和连接,哪怕实际相隔千里。
以上的举例并非我个人的天马行空,现实世界中已经有案例印证了元宇宙的可行性:
全球1230万游戏玩家参加了美国著名歌手TravisScott在游戏《堡垒之夜》中举办的虚拟演唱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Minecraft》重现校园,毕业生以虚拟形象线上场景参加毕业典礼;
顶级AI学术会议ACAI在任天堂《动物森友会》上举行20年研讨会,演讲者在游戏中播放PPT发表讲话。
通过上述的例子,我重点想阐述的是,元宇宙是一个可以置身其中的互联网,人们在多维的空间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创造者,元宇宙有着无与伦比的精彩和极其强大的爆发力。
当人类还未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之际,难以想象互联网能够如此全面并且深刻的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世界在元宇宙和web3.0的赛道上飞速奔腾,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接触和感知到元宇宙和web3.0,但可以确定的是元宇宙的到来可以消弭距离,打破诸多藩篱,能构建一个更具互操作性的系统,并且从本质上构建一个更精彩纷繁的、更有趣的甚至天马行空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曾经的梦想,带我们去世界的任何地方,也有着无与伦比的机遇。
为什么谈及元宇宙,要谈及区块链、MEMO和MEFS?
web1.0,用户只是观看者、阅读者。
web2.0,用户可以成为创作者,但是流量的入口、利益的分配等被巨头把控,各个平台为了保护用户流量,无法做到互通互联,例如你需要从微信退出才能登录支付宝、需要从支付宝退出才能登录微博。
web3.0,用户可以成为创作者和构建者,用户信息不归属于任何中心化实体,用户只需要一键登录,就能在各大平台、dapp畅游,进而获得全新的和更好的体验。
毫无疑问,元宇宙是建立在web3.0之上的,是建立在全息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元宇宙并非由传统的web2.0般由一家大公司创造出开发工具和制定规则,进而让开发者们在此基础上创造场景和内容,从而获取流量和客户,然后再建造高高的护城河,创造不互通的平台。
正是因为元宇宙要实现强互通性、高开放性、高可组合性、充分体现公平和社区自治,所以正如马克·扎克伯格所说:
元宇宙不会由单一公司运营,而会由众多不同的参与方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运营,元宇宙是一个可置身其中的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是创造者。
2020年1月,著名风投家MatthewBall撰写了一篇影响很广的文章,明确了元宇宙的关键特征。包括:它必须跨越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必须包含一整套完备的经济;并提供前所未有的互操作性。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谈及元宇宙我们要谈及区块链?
因为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并且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和算法能够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没有区块链作为底层数据和信息层的元宇宙,是中心化的元宇宙,甚至不能称之为元宇宙,因为中心化的任何产品都会建立起高高的用户数据护城河,无法实现互通性和一体化,因此,元宇宙必须是构建在区块链之上的基础设施。
那么,为什么元宇宙需要NFT?为什么说NFT是构建元宇宙的基础要素?
因为不管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与现实互相交互的世界,都需要治理,都需要规则。从管理方式上来看,元宇宙是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不受任何单一的个人或者公司管理,也没有人能够为元宇宙制定规则,那么,元宇宙要如何实现自治?
这就需要价值,元宇宙世界中的每一件商品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相对应的价格,NFT让万物皆可NFT化、万物皆可数字化,并且解决了盗版等问题,因此NFT将成为构建元宇宙的基础要素。同时,元宇宙之所以被称为元“宇宙”,是因为元宇宙有着有庞大的载体和运用场景,而如今的NFT虽然概念持续爆火,但是总体却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瓶颈,因为人们无法评估当泡沫破裂后,NFT资产到底价值几何,于是许多NFT项目都陷入了盲目的引发新资产的困境之中。
NFT的破局之道是进入到拥有巨大载体的元宇宙中,因为,只有真正适用于NFT的场景出现并且得到大规模使用,NFT才能拥有越来越高的价值。元宇宙能够从使用价值、增值价值等方面为NFT赋能,同时,鉴于NFT的特性,NFT能够成为元宇宙中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谈及元宇宙,我们要谈及MEMO和MEFS?
元宇宙是建立在区块链上的;
NFT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价值的问题,那需要庞大的价值载量和商用环境,元宇宙可以提供,同时也意味着元宇宙的产品基本上都将NFT化,NFT的数字资产将越来越多;第二保障真正的永久性和唯一性,这一点我们在文章中说过许多次,这必须要用到MEMO&MEFS做数据的底层存储。
而区块链、NFT等都存在数据存量低、价格贵、反应时间慢、GAS高、网络拥堵等难题,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就意味着无法完全为元宇宙提供有效的支撑,区块链需要寻找破局之道,元宇宙也需要。
Metastorage是基于MEMO分散式存储系统开发的Metaverse&NFT存储项目,致力于为NFT数字创作者、交易平台及Metaverse系统提供可靠及易用的存储服务。
Metastorage采用了双存储系统并行模式,既链接了IPFS系统,又链接了MEFS系统,能够一键实现去中心化下双重备份存储。
IPFS目前知名度高且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内容寻址功能。而MEFS是MEMO分散式存储系统的存储协议,其优势在于创新了数据分层机制、冗余机制及改善了数据修复功能,独创的RAFI技术能够让数据修复能力大大提高。
因此,MEFS很好地弥补了IPFS在存储可靠性上的缺失,Metastorage将它们的优势结合,能够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让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毋庸置疑,MEMO正在成为存储世界的中坚力量。
元宇宙值得畅想,或将成为区块链、web3.0、NFT的终极形态,同时,有望为元宇宙提供底层数据支撑的MEMO&MEFS更加不容小觑,尤其是当元宇宙的数据逐步存储到MEMO网络之后,MEMO的有效数据存储用例或将源源不断,大规模的商业落地可期可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panmou.com/web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