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体?Web3.0给予中国的两大挑战(虚拟体系)
2010年以来,以微博、微信、抖音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网站及社交平台,对传统媒体及纸媒产生了巨大冲击,大量传统媒体纷纷倒下,此次疫情更是加速了传统媒体的没落。
与之不同,Web3.0的特征是“可读+可写+可拥有”(read+write+own),用户可以完全掌握自己信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打破平台垄断企业对自身隐私的侵犯。简言之,Web3.0的愿景就是打破垄断、去中心化、自治运行。
如何实现这一愿景?Web3.0有三重保障。
一是区块链,信息通过一个个首尾相连的区块来记录,分布式存储可避免某个中心节点处于支配地位,拜占庭算法(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算法之一)确保可实现多数人达成的共识,并且不易更改。
二是智能合约,即电子化、智能化的合约,程序猿们通过在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并将其公开,实现区块链上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公开、透明、自主运行,打破规则“黑箱”和寡头垄断。
三是确权,加入Web3.0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身份地址,基于区块链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征,该世界存在的资产都可以明确归属于某一个地址以及它背后的个人,初步构成了“所有权”的概念。
简单来讲,Web3.0会在生产关系上产生巨大的突破。
►平台的代码(协议)是开放的。比如搜索引擎的规则、推荐引擎的机制,必须是开放的。
►不是一家企业独自掌控平台,而是一个社区拥有这个平台。社区里面有很多分工,如程序员、运营者、客服、外卖小哥,他们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公司,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提供劳动然后从社区平台里获益。
►平台的利润,不再是不透明的、不可预测的,而是按规则的,可计算的,可预测地分配给所有平台中价值的创造者。也就是没有了中间商,就Web2.0来说,平台就是最大的中间商。
►平台的商业模式仍然能容纳Web2.0的成熟的商业模式,比如广告、会员服务、游戏等。
►平台可能催生新的商业模式。这也是许多中小公司的新机会。
►平台不会像Web2.0一样,因为其主体公司的倒闭而关闭,一个参与节点的关闭不影响。
►App的使用体验与Web2.0仍然类似或一致。但是底层协议是公开的,利益分配是合理的,数据共享是安全的。
►用户对自己贡献的内容具有所有权,能够根据对平台的内容贡献获得一定的回报。
►对自己使用平台服务时产生的隐私数据,能够比较清楚的知晓这些数据的边界和用途,并对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可用其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
►对平台承诺的对一些私密数据的存储有信心(因为是密码学保证且代码是开源的)。
►用户能跨平台地拥有一些东西的所有权(这个所有权是密码学保证的,不是某个机构认证的),这样在跨平台交互的时候,能认证且自由转移这些所有权资产。
03 Web3.0在我国何去何从?
不管是中国还是海外,都意识到互联网平台以现有结构扩张下去的缺陷和风险。不同国家的社会结构有差异,政策环境有差异,应对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大家都在探讨同一种趋势——Web3.0。
中国的Web3.0设想:
1、基于身份证号码的服务/权益绑定
身份证编码将成为普通居民在经济社会中各种基本活动的重要信息集成。叠加居民高频使用的日常生活场景,比如电子商务、物流等,仅仅依靠多次备份的传统中心化存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安全性需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记账和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有优势。
2、虚拟世界的痕迹与身份
在当前主流的Web3.0讨论中,强调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资产自有性,去中心化应用的无准入门槛、项目开源等特点。
可管理的区块链能避免过去区块链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介入行业中潜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监管。特别是现阶段,用户的数据保存在中心化的互联网公司中,如何确定这些公司业务的交叉风险一直是监管面临的问题。近几年,不论在传统金融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监管机构都在强调“风险隔离”。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损失了一些新商业模式出现的可能性。基于区块链的Web3.0,链上的数据更为透明公开,用户的数据也并不在公司内部,这对于监管是方便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说,Web3.0不应该只是用户权益自有、反垄断两个重要属性,还具备监管友好的特性,从而实现用户、企业/组织、监管三方的和谐相处。
3、数字藏品可以是实体经济的纽带
相比于海外项目更侧重于流通机制的探索,国内数字藏品项目则在“会员制”或“权益”方面的探索更为积极:不仅仅可以拥有购买某些实物资产的权益,还可以参与线下活动、观影等很多不同的机制,相对而言更加丰富有趣。
把门票作为数字藏品,后续演唱会/比赛的纪念品只有持有门票数字藏品才可以购买,而且还可以有会员折扣等;
把游戏中的某些虚拟资产,比如服饰、武器等做成数字藏品,持有这些数字藏品,可以解锁特定的游戏环节、场景等;
持有电视剧/电影的数字藏品,可以参加首映式、粉丝见面会等更多的活动。
数字藏品也可以实现企业的精准营销。不论是单个系列数字藏品的初始发行方,还是新进入市场的创业团队,都可以通过数字藏品实现针对个体的营销方案。
有了现实身份的绑定、虚拟世界的绑定,以及基于数字藏品的权益绑定,中国的Web3.0可能会像下面这幅图:
由于数字藏品可以赋能传统商业,在Web3.0中的虚拟身份可以选择与个人身份证信息等进行一定程度的绑定。不仅如此,基于区块链的Web3.0可以使用户针对不同的应用进行不同等级的授权,从而自主保护个人隐私。
从Web1.0时代过渡到Web2.0时代,不仅仅加速了经济社会的虚拟化,还与实体经济发生了深刻的结合。未来,如果基于区块链的Web3.0成为主流,仍然需要保留“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特性。
人类面对文明演进中的若干重大选择,很少是因为某种抽象的意义而吸引人,只有符合人们共同的现实利益才会在关键时刻凝聚人心,这也是我国互联网行业迎来Web3.0发展的契机。
中国面对Web3.0有两大主要挑战:
其一是如何去芜存菁。我们在面对区块链行业的监管时已经有过思考和实践,否决了发行数字货币的合法性,认可了区块链技术的价值。面对Web3.0应该可以有相似的思考路径和决策方式,规避其中和传销、集资诈骗、洗钱等负面效应相关的风险点,只保留其中对互联网行业当前问题有实质“疗效”的技术基因。
其二是如何纳入监管。Web3.0把过去一家企业提供的服务分解成了若干家,对于监管而言目标变得更分散,似乎监管成本更高。但实质上从监管的专业条线而言,反而更加清晰。网信关注的用户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主要从应用侧服务商入手,央行和安全部门关注的反洗钱的问题主要从支付服务收单侧入手,宣传系统关注内容审核的问题从相关服务端入手,市场监管部门关注的有序竞争几乎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来自动化实现……一些通用功能可以通过底层区块链提供合乎监管的接口规范来实现。
我们可以让技术回归技术,市场回归市场,以具象的方式划定可为的边界,比较容易得到清醒的判断和理性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可以期待监管给予更多明确的指引。
END
参考资料:
1.《展望中国Web3.0发展》第一财经
2.《Web3.0在中国有机会吗?》秦朔朋友圈,作者:上官芸
3.《马化腾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web3.0要干掉所有互联网巨头?》技术领导力
关于人民中科
人民中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人民网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人工智能技术引擎”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拥有世界领先的内容理解技术,核心产品是跨模态智能搜索引擎,初始应用场景是数字世界的安全,目标是成为全球内容科技领导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panmou.com/web3/3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