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 是否是星辰大海
什么是 Web 3.0 (Web3)
Web 3.0 (Web3) 是 Web 技术发展的第三代网络,也称为万维网,是互联网使用方式的基础层,提供网站和应用程序服务。
Web 3.0 的关键特性
Web 3.0 的构建可以考虑人工智能、语义网和无处不在的属性。使用 AI 背后的想法来自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快、更相关的数据的目标。使用人工智能的网站应该能够过滤并提供它认为特定用户会认为合适的数据。社交书签作为搜索引擎可以提供比谷歌更好的结果,因为结果是用户投票选出的网站。然而,这些结果也可以被人类操纵。人工智能可用于将合法结果与伪造结果分开,因此产生类似于社交书签和社交媒体的结果,但没有不良反馈。
人工智能网络还将引入虚拟助手,这一元素如今已成为设备内置或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内置的一个方面。
语义网背后的想法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存储,以帮助系统了解特定数据的含义。换句话说,一个网站应该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搜索查询中的单词,使其能够生成和共享更好的内容。该系统还将使用人工智能;语义网将教计算机数据的含义,然后人工智能将获取信息并使用它。
有几个关键的 Web 3.0 功能有助于定义第三代 Web 可能的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去中心化。与前两代 Web 的治理和应用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心化的不同,Web 3.0 将是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将以分布式方式启用,没有中央机构。基于区块链。区块链是创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推动力。使用区块链,跨服务的数据和连接以不同于集中式数据库基础设施的方式分布。区块链还可以实现交易和活动的不可变分类帐,有助于在分散的世界中提供可验证的真实性。启用加密货币。加密货币的使用是 Web 3.0 服务的一个关键特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法定货币的使用。自主和人工智能。总体而言,更多的自动化是 Web 3.0 的一个关键特性,而这种自动化将主要由人工智能提供支持。Web 3.0 与 Web 2.0
Web 3.0 是前两代 Web 的继承者。
第一代网络,有时称为 Web 1.0,由 Tim Berners-Lee 于 1989 年发明和定义。Web 1.0 是关于静态网站的基本访问和连接。第一代 Web 一直持续到大约 2004 年,当时 Tim O'Reilly 帮助创造了 Web 2.0 一词。
Web 2.0 是指为最终用户使用用户生成内容的网站和应用程序Web 2.0 已在当今许多网站中使用,主要侧重于用户交互和协作。Web 2.0 还专注于提供更通用的网络连接和通信渠道。
Web 2.0 和 3.0的区别在于,Web 3.0 更侧重于使用机器学习和 AI 等技术为每个用户提供相关内容,而不仅仅是其他最终用户提供的内容。Web 2.0 本质上使用户能够对网站内容做出贡献,有时还可以进行协作,而 Web 3.0 很可能会将这些工作交给语义网和人工智能技术。Web 3.0 还强烈关注去中心化的服务和权限,这与 Web 2.0 的中心化形成鲜明对比。
Web 1.0
Web 2.0
Web 3.0
由蒂姆·伯纳斯-李于 1989 年创建
Tim O'Reilly 在 2004 年创造的术语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于 2014 年定义的现代区块链应用
静态网站内容
动态内容和用户输入
可以从人工智能中受益的语义内容
信息传递
社交网络
元宇宙世界
集中式基础设施
云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仍很大程度上集中化
去中心化、边缘计算和点对点
关系数据库驱动的内容和应用程序交付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服务
Web 3.0 应用程序
以区块链为基础,Web 3.0 使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新应用和服务得以存在,包括:
NFT。不可替代代币 ( NFT ) 是存储在具有加密哈希的区块链中的代币,使代币单元独一无二。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是 Web 3.0 的一个新兴用例,其中去中心化区块链被用作在传统中心化银行基础设施范围之外启用金融服务的基础。加密货币。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是 Web 3.0 应用程序,它创造了一个新的货币世界,旨在与法定货币的历史世界分开。应用程序。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是构建在区块链之上并利用智能合约以记录在不可变账本中的编程方式实现服务交付的应用程序。跨链桥梁。Web 3.0 世界中有多个区块链,在它们之间实现一定程度的互操作性是跨链桥的领域。DAO。DAO 将有可能成为 Web 3.0 服务的组织实体,以分散的方式提供一些结构和治理。我认为Web 3.0 (不那么官方术语)
世界运作,往往都是分而和,和而分;我们人(用户)基于对中心化软件和中心化运作制度的不合理抗争和渴望,导致驱动现实社会改变,激发Web 3.0 出现。
但是Web 3.0能够按照我们设想路径发展么,本质上不行的,资本是逐利的,去中心化,意味着用户对数据这个生产资料有更大的掌握权利,必然会导致无法根据数据的生产资料进行盈利,比如抖音想要哪个人火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流量推荐实现,推荐算法控制,改变大家对人和事物的主观看法,因为看见,所以存在。
最终Web 3.0会发展成松散的去中心化,就是联合国存在一样,但是依旧可以通过控制联合国席位实现意识的主观实现。
时代浪潮发展,技术发展,我们如何去面对Web 3.0,参与浪潮中,选择好自己定位,认清事物本质,保持第一原理性,避免被割韭菜。
Web 3.0 实现的技术难点,从技术角度,Web 3.0无非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和数据展示;数据存储,基于区块链,区块链不能够存储用户大量不同数据格式的行为数据;数据计算,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喂养才能发挥他的智能化,但是单个用户数据不能够支持人工智能,如果使用其他用户的数据喂养,变成中心化思想;数据展示,硬件发展视觉的智能程度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panmou.com/web3/1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