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软分叉和硬分叉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它们的利害关系(比特币中硬分叉)
今天不啰嗦,直接上主题。
1:比特币为什么要分叉?
小伙伴们都知道,比特币用户的交易数据都保存在区块中。区块的大小和保存数据的多少是成正比的。眼下区块大小约为1m,每个字节约为250kb,一个区块每秒大约能处理7笔交易。
为了加速比特币交易时的结算速度,因此需要扩容。
根据blockchain.com网站显示,以7月18日为例,日均比特币交易笔数已达26万笔,其中待处理笔数7000笔,平均全网比特币交易手续费为0.8%,历史高峰曾达10万以上的比特币交易排队等待确认。(此段数据来源于网络)
比特币网络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拥堵而导致结算速度慢,影响其支付价值的兑现,限制了比特币作为全球化数字资产的发展速度。
2:软硬分叉是什么?
为了解决比特币网络的拥堵问题,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的扩容方法
a:软分叉:在原有的比特币网络里面进行优化修改bug(漏洞·缺陷的意思)提升区块的容量,以segwit(隔离见证的意思,主要解决区块链软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拥堵)闪电网络为主流解决方案。通俗的说,就好像一条马路上堵车,那就再重新铺一条马路,来分流主干道的拥堵,减缓其压力。
这种解决方式只能让原有的比特币网络和软分叉之后的网络进行兼容,而比特币的主要交易还在主链上。然而软分叉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解决的只是眼下的拥堵问题。随着更多的交易者加入,网络的通畅又能保持多久呢?,未来还不是要不断的扩容,这样对系统的稳定性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b:硬分叉:在原有的比特币系统上重新升级,另起炉灶,打个比方,就好像一条主干道上堵车,那我们干脆就不走这条路嘛,找个地方重建一个地上地下的立交桥,有需要的都上立交桥不就行了。
然而这套系统虽然改变了比特币网络的区块大小,优化了比特币网络的处理速度。但是却不兼容原有的比特币系统,因为它已经抛弃了原有系统。
硬分叉缺点就是与原有的比特币网络不兼容,要求比特币网络所有人支持硬分叉,若有部分人不支持,比特币网络将会产生两个比特币,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比特币所存在的区块链却是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也会导致的价格不平稳,致使比特币的未来不明朗。
软硬分叉的影响
对于我们而言软分叉没有也不会产生新的比特币币种,我们只需要了解比特币这一种币的交易方式和k线的升降特点以及拥有一个比特币主流钱包行了。
而硬分叉会产生新的币种,而且有可能不止一种新的币种。因为一旦修改或重构比特币核心代码的事情发生了,就会有第一次,第二次甚至第三次,btc1/btc2/btc3456789就都有可能发生,用户会云里雾里,到底那种比特币会比较有潜力?到底哪种比特币支付流通范围比较大?因此,选择困难症的小伙伴会崩溃。而且用户要下载不同硬分叉系统的钱包,给保存和支付比特币带来了很复杂折操作方式r。
然而有利必有弊 ,我们的选择渠道也多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信任的开发团队开发的比特币代码。温馨提醒:当比特币分叉不明朗的时候,当软分叉开始激活算力开始投票的时候,用户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静观其变。不要在分叉过程中去充值和提取比特币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对矿工而言挖矿的统一行动路径就是:挖价格高的币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价高难度低并且交易活跃才是矿工们最想要的状态。价高难度也高但交易活跃,这是次选目标。价低难度低,但是交易活跃,也能凑合,价低难度高,交易活跃,也可以将就,价低难度高而且交易也不活跃,我想这种币大概也活不过三天吧。
比特币的结算方式将会因为软分叉的出现而改变,因为软分叉可以让结算变得更快,对于矿工们而言,软分叉收取手续费的盈利方式不受影响,通过挖矿获取比特币的难度也未改变。
软分叉会带来全新的比特币币种,在试行初期,矿工很容量获取新的币种,甚至可以通过竞争重新分配矿池算力。如果交易用户不活跃,那么矿工们挖出来的币价值也将会很低,用户的活跃度和币种的价值是成正比的。
所以,哪种币的未来能够更有潜力,要靠市场和算力去验证。当然还有政治因素、交易平台、等诸多因素也要考虑在内。
对其他利益主体而言:软分叉的出现将会改变比特币全节点的结算方式,一部分小额结算会使用第三方结算通道进行确认。结算通道会收取部分手续费。类似于支付宝充话费的商业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panmou.com/zixun/61132.html。